中文
English

全球购物中心8大创新商业标杆

2022-10-21

我们都在做一场关于未来消费体验的创新实验

于资本而言,这里面的不确定性或许是其风险来源,于体验而言,这些不确定性似乎却也给探索之路增加了诸多未知的惊喜。

2019年的大环境之下,做商业依旧挺难的。至不乏抱有些许悲观的念头,在下一个消费“风口”出现之前,这种焦虑只会加重。更何况,这一“风口”到底是什么,还很难说。

当曾经红火的一众“场景”、“艺术”、“沉浸”、“跨界”等新词热词的“下沉”、“复制”速度加快,很多购物中心已经可以改名叫“ 购物 没啥可逛 中心”,消费者可以改名叫“ 消费刀枪不入者 ”了。

但这一年也开出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项目,从国内到国外,从潜力新区到核心区存量物业改造。

代 表 项 目

- 城市中心再生:美国纽约哈德逊广场购物中心

- 城市花园的极致践行:新加坡星耀樟宜、樟宜坊

- 友好型社区中心:中国台湾高雄悦诚广场,泰国曼谷Samyan Mitrtown

- 超级娱乐中心:美国新泽西美国梦购物中心

- 潮流文化的创造与输出:日本东京涩谷PARCO

- 全球最环保购物中心:澳大利亚墨尔本Burwood Brickworks

- 未来体验模式变革:中国北京SKP-S


购物中心运营托管,改造升级

新加坡星耀樟宜、樟宜坊Changi City

以最新的时点更新这些典型项目的亮点,一些我们必须注意甚至是实践起来的趋势,非常明显。

资本为先 Capital First

总体而言,想要项目拿得出手,巨额投资不可避免。从建筑设计、空间场景、氛围营造到品牌空间、服务创新,每一个“新奇特”的落地,实则都是一场“烧钱实验”,效果如何,不仅考眼力、创新力、执行力、资管力,还有韧性和耐力。

年轻客群 Younger Clientele

几乎所有对新项目的介绍中,都避不开这个词——新一代消费者。当不接受“被定义”的这代人登上消费舞台,商业玩法的多样性也越发丰富。当然,如今说年轻已不再是说年龄,更多是在说心态和价值理念,这让商业对于更多新奇独特的想法都值得做出一次大胆尝试。

绿色与环保 Green & Environmental

当“996”下的社畜们天天都想放松减压,以自然绿色场景化打造一个反差感强烈的舒适空间,就显得格外必要且非常对路了。另外,无论是出于对项目自身能源等成本节约的考虑,还是对人们环保生活方式的践行,“可持续”都将是未来必须重视的关键话题。

购物中心运营托管,改造升级

∧ 澳大利亚墨尔本Burwood Brickworks

延长营业 Extended Hours of Operation

为了满足年轻客群的休闲娱乐需要,也随着对“夜经济”的加码,延长营业时间已成必然。比如美国梦项目的娱乐设施营业到凌晨1点,曼谷Samyan Mitrtown的共享空间24小时开放,并在商场内配合有24小时餐饮店、咖啡店等。

“定制”店铺 "Bespoke" Shops

一方面是品牌店铺自身在门店设计、产品陈列等方面,根据商场定位和主题调性做出“非标”创新,比如昨日开业的北京SKP-S。

另一方面是店铺内商品体验的按需定制,以“LAB”的形式让消费者成为“创作者”,以专属性强化独特性。比如北京SKP-S的一些品牌,以及涩谷PARCO的“THE NORTH FACE LAB”。

贴心服务 Attentive Service

对于提升服务标准,已经不只是引入服务业态,而是需要项目自身能够发现更多可优化的内容,以“牺牲面积、占用空间”的形式做足服务的周到性,比如哈德逊广场购物中心里可休息、办公、洗澡、睡觉的创新空间。

必须直面的是,市场对商业运营团队的自主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——既要有新颖有趣的“提案力”,也要有扎实稳健的“编导力”,才能上演一出出“口碑好,票房高”的好戏。

“购物中心”这原本一个名词,其中每一个字都衍生出了更多涵义,代表了一个连贯的新时代商业逻辑:

——不是购买,而是体验/感受(很多时候是顺便消费)。

——不是物品,而是物化(体验和消费都类似于将情绪物化,承载或释放情绪)。

——场景集合(美感、质感、新奇感、互动感的集大成者)。

——心智链接。


购物中心运营托管,改造升级

选址中国 一城仅限一家

让城市更新更生态!


了解更多”新加坡樟宜坊”资讯

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

     征集全国新建或存量商场联营合作与开发

P: 15810441919


阅读363
分享